彩光能量筆
彩光能量筆-關於我們
彩功能量筆-舒壓
減壓-彩光能量筆
彩光能量筆-得獎紀錄
彩光能量筆-案例分析
彩光能量筆-最新消息
彩光能量筆
彩光幸運環
網站連結
Q&A
與我們聯絡
回首頁

 

 

 

 

 



健康新知
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
孩童與大腦
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
經絡情緒穴位
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
健康自我檢測
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
彩光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闌尾是人體「祕密安全屋」?有助修補傷亡慘重的腸道菌?

 闌尾是人體「祕密安全屋」?有助修補傷亡慘重的腸道菌?

 

專家帶你重新認識它
闌尾還蠻重要的,它就像小腸的貝爾節註6
有許多淋巴組織,會分泌許多IgA,對腸道菌平衡維持非常重要
SIBO根本和病患的各種腸胃症狀都沒有相關性,和有沒有吃制酸劑、有沒有做腸胃手術,也都無關,只和「有否使用抗生素」有正相關。
當腸道菌因為瀉肚、抗生素、病菌感染等劇變時, 被保護在闌尾內的菌會釋放出來,修補傷亡慘重的腸道菌。
 
【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/方舟文化】
小腸:共生菌不多,小毛病卻不少
小腸全長約6公尺,但是在肚子裡,會收縮成2~3公尺左右。
小腸占據腹部大部分空間,有人說它具有「形狀記憶」的功能,在腹部手術時,醫生將小腸抓出來又塞進去,手術完成後,不用多久,它又會在肚子裡自動調整,恢復成原來的形狀。
 
小腸分為十二指腸、空腸及迴腸,各有各的工作:
十二指腸和空腸是負責消化食物的主要部位,迴腸負責養分的吸收。
肝臟製造的膽汁以及胰臟製造的胰液,都會送入十二指腸。
胰液含多種消化酵素,膽汁則含多量膽汁酸,能幫助脂肪被消化。
 
等消化過的食糜進入十二指腸,酸鹼度很快會被調到中性,
菌量緩慢增加,到空腸時,每克內容物含菌量已經接近十的四到五次方了。
小腸的菌不容易研究,
 
一般認為小腸菌相歧異度較低(也就是種類較少)
,而且變動性極大, 不但個體間差異大,甚至同一個人,早上晚上,今天明天,都會變動。
 
根據台大醫學院倪衍玄院長的論文來看,小腸菌以變形桿菌門、擬桿菌門和硬厚壁菌門為主
。小腸疾病,只占所有腸胃道疾病的不到10%。
 
不過如發炎、感染、沾黏、血管增生等問題, 還不算少,近年克隆氏症也開始多起來。
小腸病痛不易診斷,胃鏡與大腸鏡都看不進去,過去常稱之為「腸道黑暗大陸」。
小腸細菌過度生長(SIBO)的情況在歐美特別被關注,顧名思義,本來應該不會有太多菌的小腸,突然間細菌暴增百倍,這必定大有問題。
 
如果病人經常打嗝、嗌酸、腹脹、虛弱、食慾不振、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,
而且該做的檢查都做了,在歐美,有些醫生會建議做個「氫氣呼氣測試」,或是在做內視鏡檢查時,
取些十二指腸的樣本出來培養看看,觀察是不是SIBO。SIBO最近還常和許多腸胃道以外的問題,
例如:焦慮、頭痛、疲勞、過敏、腸漏症等連結一起。
 
美國梅約診所的卡夏普(Kashyap)博士,2019年在《自然通訊》(Nature Communications)期刊發表的研究極為有趣,
他們收了126位因為腹瀉、腹痛及腹脹而來做內視鏡檢查的病例,
檢查結果66位有SIBO,
 
有趣的是,分析結果發現:
SIBO根本和病患的各種腸胃症狀都沒有相關性,
和有沒有吃制酸劑、有沒有做腸胃手術,也都無關,只和「有否使用抗生素」有正相關。
 
我國腸胃科醫生遇到類似症狀,通常就是講「功能性胃腸道疾病」,不太會去講到SIBO,看來確實是較正確的思考。
 
大腸:闌尾是「祕密安全屋」,不可輕易切除
大腸:闌尾是「祕密安全屋」,不可輕易切除
 
大腸的長度約1.5~1.7公尺,呈ㄇ字型,分為盲腸、結腸及直腸,然後接到肛門。
結構和小腸大不相同,內壁光滑沒有絨毛組織,而是形成個別的袋狀結構,會吸收水分,並分泌黏液, 來潤滑便便通行。
 
從身體外面看我們的消化道:
食道——位於胸腔正中央,氣管和心臟的後方。
胃部——位於上腹部的中央和左方,正好在胸腔的下方。
小腸——大約分布在肚臍周圍的腹腔內。
大腸——在外以ㄇ字型包住小腸,在右側腹部向上走(升結腸),在上腹部向左走(橫結腸), 然後在左側腹部向下走(降結腸),最後接到直腸和肛門。
 
所以,排便不順,上廁所時可按摩腹部,記得要「順時鐘」按。
還有,上腹部左側痛是「胃痛」;肚臍周圍腹痛可能是「腸炎」。
 
大腸最大的特徵,就是內部住滿了千百種的腸道細菌,數量達到100兆以上。
這些菌在大腸中,靠著食物殘渣生存,製造出各種各樣、有好有壞的物質,對身體健康影響極大。
所以,如何保養腸道菌相,是最重要的腸道保健項目。
 
談大腸,總要談談闌尾,畢竟每個人一生有5~7%會因為急性闌尾炎跑趟急診。
靈長類都擁有這個器官,越高等的靈長類闌尾越發達,而且在臨床上幾乎沒看到有畸形的闌尾。
意思是闌尾有相當的生理意義,但是經常還是被認為只是演化遺跡,切除也不會影響健康。
 
闌尾還蠻重要的,它就像小腸的貝爾節註6,有許多淋巴組織,會分泌許多IgA,對腸道菌平衡維持非常重要。
闌尾的菌相和大腸一樣複雜,而且形成厚實的生物膜。
杜克大學的帕克(Parker) 教授在2007年提出「安全屋」假說,
 
認為當腸道菌因為瀉肚、抗生素、病菌感染等劇變時, 被保護在闌尾內的菌會釋放出來,修補傷亡慘重的腸道菌。
還有不少研究都支持闌尾與發炎性腸道疾病有關,更出乎意料之外的是,也有研究說闌尾與巴金森氏症、心臟病、困難腸梭菌感染可能都有關聯。
 
《美國醫學會》期刊還登了一篇文章,評論闌尾對巴金森氏症的功與過。
西班牙馬拉加大學的帝那奧內斯(Tinahones)教授,2020年的論文也支持腸道菌安全屋的假說,
他們分析40位大約十年前做了減肥手術者的糞便菌相,
這40位受測者有一半在手術時同時切除了闌尾,有一半的受測者沒切。
 
他們發現:切除闌尾的人十年後,菌相相對失衡,歧異度較低,
有些具指標意義的菌明顯較少,特別是丁酸弧菌這類重要的丁酸生產菌明顯降低。丁酸對維護腸道黏膜功能很重要,太少可能導致發炎性腸道疾病(IBD)機率升高。
 
因此,作者的結論是: 不要輕易切除闌尾。不過,雖然闌尾很重要,但急性發炎時,別硬頸,還是必須聽醫生的話,乖乖切除。
卡尼(Cani)教授是我十多年前就開始關注的青壯派學者,他的座右銘是「In Gut We Trust」 (我們信任腸道)。
他在2007年就提出「代謝內毒素血症」的論點,主要是說:
當環境變動時, 腸道菌先失衡,陰性菌增加,陰性菌細胞壁的LPS是強力發炎因子,大量進入血液,就會引發全身發炎。
他現在在比利時魯汶大學以及倫敦國王學院,繼續做腸道菌與健康研究。
2007年是腸道菌研究蓄勢待飛的時代,那一年發表腸道菌的論文只有126篇,2019年增加到了7966篇。
 
註6:Peyer’s patch,是哺乳動物體內最大的淋巴組織,裡面有無數的淋巴節聚集。
 
卡尼教授2017年在《自然》系列期刊發表的論文,題目直接問:
「腸道菌真的是位居要津,影響全身嗎?」
 
他自問自答:「是的,雖然機制還講不清楚,但遲早會找到強有力的證據。」
腸道菌研究確實還在知其然、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階段,
但是請看葡萄糖與胰島素的複雜調節關係,被研究了幾十年,到現在還是只覺得更加博奧精深。
 
腸道菌也是如此,有批判說到現在連什麼是健康的腸道菌相都講不清楚,這些腸道菌專家在做什麼。不過,單看論文發表數目,就可以感覺腸道菌的研究已經進入起飛期了。
本文摘錄自方舟文化《益生菌2.0大未來:人體微生物逆轉疾病的全球新趨勢》一書,作者:蔡英傑教授




   


彩光王商標 彩光王公司住址
04-25871155 0926-317510 台中市東勢區豐勢路214巷2號 Email:ylnova@yahoo.com.tw
 
  關於我們 / 得獎參展/ 健康新知 / 彩光療法歷史 / 案例分享 /
最新消息 / 彩光能量筆 / 彩光幸運環 / 聯結網站 / Q&A / 聯絡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