針灸穴名釋義--周楣聲-足少陽膽經(44個)
十一、足少陽膽經(44個)
1、 瞳子髎:
瞳子,指瞳孔。髎,亦作窌,窟也,深空之貌,是鄰近骨部的縫隙。穴近眼球,橫直瞳孔,有明目之功,有如瞳子之孔竅也。
2、 聽會:
聽,指聽覺,聽力。會,都會,聚會。穴在耳前,主治耳病,為耳部脈氣之聚會,亦如管理聽覺之都會處也。
3、 上關:
上,下之對。關,機關,關節。穴在耳前下頜關節之顴弓之上方,與下關相對。
4、 頷厭:
頷,腮頷。厭,是極與止的意思,又與饜通。指穴在頷部的邊緣與咽食牽動所止之處。人在吞咽食物時,穴正當筋脈收引牽動所止之處,亦與頷厭之義有關。
5、 懸顱:
懸,懸掛。顱,頭顱。指其可治頭目眩暈如懸諸病也。
6、 懸釐:
懸,懸掛。釐與氂通,是長毛與強屈之毛。象穴在強屈之鬢髮長毛處。
7、 曲鬢:
曲,彎曲。鬢,鬢角。指穴當 角之彎曲處。
8、 率谷:
率,率領,表帥之意。谷,山窪無水之地,又肌肉之結合處即古之所謂“肉之大會”亦稱為穀。全身以“穀”命名的各穴均在肢體,僅有率谷高居頭上,有如諸穀穴之表帥。
9、 天沖:
天,指頭部。沖,衝要。天沖,星座名。借喻為高居頭部衝要之地。
10、 浮白:
浮,浮游,漂浮,浮越。白,指金氣,收斂之意。謂穴能收斂少陽浮越之神氣也。
11、 頭竅陰:
頭,相對於足而言。竅,孔竅。陰,指五臟之陰。
以穴能治五臟陰竅之病也。
對頭部耳目口舌鼻諸竅之病,本穴均有調攝之功。
12、 完骨:
完骨,古代解剖名。即今之顳骨乳突。穴當其處,骨穴同名。
13、 本神:
本,根本,本原。神,指心神及人身之陽氣。意為穴處為人身元神之根本。
14、 陽白:
陽,指陽光與頭的陽部。白,白色,明白。謂穴能使病目見陽光而明白,及治肺風之眉上生白也。與四白穴上下相直,功用仿佛,可以互觀。用治風寒外感、頭痛淚出有效。陽白之名,亦可由此而來。
15、 頭臨泣:
頭,相對於足而言。臨,是監督與治理之意。淚出不止為泣。為頭部明目止淚之穴。能主目眩、目翳、目淚、目痛、反視諸病,因其功用而得名。
16、 目窗:
目,眼目。窗,屋上通風採光的洞口。穴居眼之直上,有明目之功,有如通向眼目之窗戶。
17、 正營:
正,正當、正如之意。營,同榮,指春氣。又東西為營。正營,為驚恐狀。穴在頭頂正中橫線上,象少陽升發榮茂之氣,功能安神定驚也。
18、 承靈:
承,承受,奉承,承擔。靈,神靈。腦為神靈之室,頭頂骨古稱天靈蓋。穴在其下旁,乃承受腦神之處也。
19、 腦空:
腦,顱腦。空,空虛,孔竅。指穴在後腦枕骨下方之空虛也。
20、 風池:
風,指氣,又指風邪。池,水之停聚處。為風邪易於流連和為治風之所當取處。
21、 肩井:
肩,項下的部位。井,深凹有水之處。穴在肩部正中凹陷如井之處,故名。
22、 淵腋:
淵,深水,深潭。腋,臂脅之間。指穴在腋下之隱伏深藏處,為腋部之淵藪。
23、 輒筋:
輒,車之兩 。筋,筋肉。指穴在肋間狀如兩 之筋肉處。
24、 日月:
日月本為太陽與月亮。此指雙目及膽之髒象而言。又,山名,旗名。
象雙目之光明及膽氣之威儀也。
雙目為肝膽之所主,而膽募乃名日月也。
25、 京門:
京,與丘同義,高大之土阜;又憂也。門,出入通達之處。
穴位所在猶如胸廓大丘之門,可用以止恐定驚。
26、 帶脈:
帶,指衣帶,帶下病。脈,經脈。帶脈,脈名。
穴當帶脈之所過,與衣帶所系之處,又可治帶下病,故名。
27、 五樞:
五為中數,指人身之中。樞,樞機,樞紐。穴位所在猶如人身中部之樞紐。
28、 維道
:維,維繫。道,道路。意指穴處為維繫與連接下肢之通道。
29、 居髎:
居,是居住、佔據與坐的意思。
髎,指髖骨,髎,亦作窌,窟也,深空之貌,是鄰近骨部的縫隙。
言穴居髖骨處,又為坐時之大空隙也。
穴附於髖,言髖骨為穴位之所居據;且人在坐位時此處之空隙也更為明顯。
30、 環跳:
環,彎曲。跳,躍起,必須彎身環腿方可便於跳躍。
指取穴時之體位及其能治環而難跳之腿病而言。
環腿難伸,不能跳躍,為腿病的必然之象。
此為治腿病之要穴。且在取此穴時必須側臥、屈上腿、伸下腿,穴處即出現凹陷,也與環跳之象相符。
31、 風市:
風,參諸風穴條。市,集市,貨物集散之處。
指穴處易為風邪所集聚,亦為驅散風邪之地也。
此處為風邪所常入,亦為治風之常穴。
32、 中瀆:
中,指中間。瀆,水之大川。
指穴在股外側足太陽、陽明兩經之中,形如大川的大溝中。
手足少陽上下同氣,下肢之中瀆與上肢之四瀆也有互相應稱之意。
33、 膝陽關:
陽,指人體的外側。關,機關,關節。
言穴當膝關節外側的關要之處。
稱“膝”者,是區別于腰陽關而言。
34、 陽陵泉:
陽陵,指人體外側局部之隆起處。泉,水從窟穴而出。穴在膝關節外側隆起處腓骨小頭之下方,與陰陵泉對應。
35、 陽交:
陽,指陽經與陽氣。交,指交會與交接。
為諸陽脈之交會,又與少陽升發之氣相應也。
陽交為陽維之郤,又與足太陽、陽明相鄰。
《甲乙經》謂其“斜屬三陽分肉間”,為四條陽經之依傍交會。
36、 外丘:
外,指外側,又為遺棄之意。丘,丘陵。
以穴居本經陽交穴之外側肌肉豐滿如丘處而言。
穴在本經直行路徑之外、陽交的外方,如被遺棄,故名。
37、 光明:
光,光照。明,明亮。光明、光亮明白與天氣清淨之意。
穴用能使頭腦清澈,目見光明也。故光明亦即指雙目而言。
功能調少陽之氣,清利頭目,對目病尤有效。
故光明即指雙目。雙目為肝膽所主,而光明乃足少陽厥陰之絡穴也。
38、 陽輔:
陽,指小腿的外側。輔,輔助,輔骨。言穴居小腿輔骨之前外方也。
小腿骨古稱輔骨,內側稱內輔,外側稱外輔。
外輔骨又單指今之腓骨。穴在小腿外側、腓骨前方,故名。
39、 懸鐘:
懸,懸掛,懸系;又鐘錘與箍架均名懸。鐘是樂器,又為鐘鈴。
穴效如懸掛之鐘,又當系帶腳鈴之處也。懸,通縣,縣者系也。鐘錘名縣,鐘架亦名縣。人老則耳不聰,目不明,故稱“鐘漏俱歇”。
即耳不能聽鐘聲,目不能視漏刻。
足少陽之脈入耳中,出耳前,穴對耳鳴有顯效。鐘必有縣和懸而能鳴,又象小腿如鐘之懸系和多動少靜也。亦與兒童懸掛腳鈴之處相當,故名。
40、 丘墟:
丘,丘陵。墟,同虛,丘墟;山下之基亦名虛。
指穴在高大如丘外踝基底方之空軟處。
41、 足臨泣:
臨,是監督與治理之意。淚出不止為泣。
為足部明目止淚之穴。與頭臨泣的功用有其相近之處,故上下同名。
42、 地五會:
地,指地氣,足部。五,同伍,指五趾與地面風寒暑濕相互為伍之諸氣。會,聚會與會合。意為地氣會於足,而五趾亦易為地之諸氣所中也。
43、 俠溪:
俠,通挾,通夾。溪,是山窪流水之溝;又筋膜之連接處,即古之所謂“肉之小會”。言穴在小四趾夾縫中也。
44、 足竅陰:
竅,孔竅。陰,指五臟之陰。為足部對陰竅諸病有關之穴。
本穴對咳逆、喉痹、舌強、口幹、耳聾等病有效,與頭竅陰的功用有其相近之處。足之竅陰與頭之竅陰,更可上下相應矣。
對前後陰之陰竅病,當也與有作用。
|